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心理故事
重拾学习的乐趣
有一位老人住在广场边,那里堆满了废铁桶。一群小学生上学放学都经过广场。他们对这些废铁桶充满了兴趣,每天都要对那些铁桶进行一番拳打脚踢,以此取乐。老人有严重的心脏病,那些噪音让他受不了。但是老人没有直接制止,而是有一天拦住那群学生,对他们说:“我很喜欢听你们踢铁桶的声音,如果每天都来踢,我就给你们每人每天一块钱。”小学生们很高兴,踢打铁桶更加卖力。在他们踢的时候,老人便找个地方躲起来。
一周后,老人又拦住那群学生,说:“我现在经济情况不好了,我只能给你们每人五角钱了。”学生们听了很不高兴,但还是去踢桶,因为他们想:有点钱总比没有钱好。
过了一周,老人又对学生说:“现在我经济情况更糟了,不能付钱给你们了,但我还是希望你们每天都免费为我踢一阵子。”学生们愤怒地拒绝了:“不给钱了,谁替你干活!”以后即使放学路过此地,他们下意识地准备踢桶时,突然想到已经没有任何报酬,还是悻悻地放弃了踢桶的打算。有的孩子甚至把这些废桶都搬走了,以免老人享受到其他人为他无偿踢桶的乐趣。
我们每个人天生就具有很强的学习欲望。如果这些天然的动机一直保持下去,总能在兴趣的支配下学习,那他迟早会取得好成绩。但是我们却常常因为太多的外在东西,如别人的表扬、金钱、职位等,忽略了自己内心的需求,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乐趣。
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有许多本来不感兴趣但又必须学习的活动,我们对它们能否产生兴趣呢?能!
试试看:在学习前,请你面带微笑,搓着双手,哼唱着歌,充满信心地想象这门学科是非常有趣的。告诉自己从今天开始要好好学习这门课;在这门学科中,一定能获得无穷的乐趣!比如,在心里默默地念道:“今天老师要讲什么呢?我会喜欢学习这些内容的”,或“我很喜欢……课的学习”。
或许这样的暗示一次效果并不明显,但这样坚持十几次,几十次,就会改善心境,使你处于从容、轻松、满怀兴趣的状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