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2.3.1 文件及其类型
一、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文件名的组成和命名规则。
2、 了解文件的三种存储位置以及文件的其他属性。
3、 能够归纳文件类型,以及分类和他们的特点。
※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文件夹的整理,能够合乎规范的为文件命名。
2、 通过对文件属性的探究,熟练掌握文件属性的设置方法以及意义。
3、 通过对文件夹的分类,能够了解各种文件类型的特点,用途。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体验,能够对文件的不同类型及其重要属性、特点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2、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对文件下载方法以及下载后的管理方法形成初步的认识。
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
(1)文件的命名规则
(2)文件的存储位置
(3)文件的分类
2、学习难点:
文件的分类以及特点与用途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
本学时的主要任务是围绕班级举办的“冬奥会知识竞赛”活动,学生由于对文件的基本知识和属性存在认识不清和操作不当的情况,而造成了在下载的资料中,出现资源管理混乱的问题而展开的学习活动。由于这是学生实际学习生活中发生的典型实例,所以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当中。因此,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设疑法、演示法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大家都知道2022年冬奥会中国申办成功了,全中国人都在期待那一天的到来,但是很多人对冬奥会知识不是很了解,我们准备举行一次冬奥会知识竞赛。
任务一:为了做好竞赛的准备工作,某位同学下载了相关资料,但却文件管理混乱,请同学们在2分钟内,帮助他整理该文件夹。
学生活动: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展开竞赛,快速地整理混乱的文件夹。
设计意图:将学生快速地置身于学习环境情境中,为学习文件及其类型做好铺垫。
(二)、新课讲授
1、由任务一引发的问题:该文件夹的管理存在哪些问题及解决的策略?
(1) 发现该文件夹中存在的问题:文件名命名不当,文件没有进行分类保存。
(2) 解决的方法:正确地命名;按文件的属性进行分类。
学生活动:通过整理文件夹中的观察和思考,学生会发现很多该文件夹的不足以及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法。
设计意图:(1)由于时间有限,学生在管理该文件夹时,会出现各种想法和方法,所以绝大部分的同学会完不成这个任务,从而引发对问题的思考,这正好是教师所希望的。
(2)学生提出该文件夹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内容,从而引出了主题。
2、介绍文件的重要属性——文件名
(1)文件与文件夹的概念;
(2)文件名及命名规则
练习:对“资料”文件夹中不规范的文件名重新命名。
学生活动:学生对照该文件夹,从教师的介绍中重新认识如何定义一个文件名。
设计意图:由学生的解决方法引出文件的三个重要属性,进行教学内容的介绍。
任务二:让学生分组获取以“冬奥会”为主题的音乐文件,注意观察文件的存储位置。
第一组:利用搜索引擎从网络查找。
第二组:从网上邻居里查找。
第三组:从本地机查找。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三种方式获得文件,从而了解了文件存储的三种位置。
设计意图: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文件的保存位置与下载效率的关系。
3、由任务二引发的问题——文件的存储位置
教师小结三种存储位置。
任务三:通过查看并设置文件“冰球.doc”的属性,该文件夹中文件的属性,完成课本中P26表2-7(文件的属性及含义)。
4、由任务三引发的问题——文件的其他属性:
(1)如何查看和设置文件的其他属性?
(2)说出文件其他属性的意义。
学生活动:(1)学生通过查看文件的属性,进行操作设置文件的其他属性。(2)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熟悉文件其他属性的设置方法以及意义。
任务四:继续完成文件夹的整理工作。
5、由任务四引发的问题——文件的类型
教师介绍文件分类的方法:(1)通过扩展名分类(2)通过文件图标分类(3)汇总文件的类型及特点
学生活动:学生通过继续整理文件夹,对文件进行分类。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件类型的介绍,学生分类整理文件夹,从而初步了解并实践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方法。
(三)、拓展提升
提问:该文件夹中有些文件的图标我们没有见过,如何判断该文件的类型?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提出解决办法。
设计意图:提出这样的问题,其实是对学习这部分知识整体应用能力的一个考察。
(四)、总结
教师总结内容。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听,和老师一起梳理知识。
设计意图:对知识进行梳理,加深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