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微故事,真情怀
让教育拥有生命的温度
黄秋燕,中学一级,毕业于江南大学文学院,现为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高三语文教师,工作期间先后获得通州区新长征突击手、通州区优秀党员、通州区教学能手、通州区骨干教师,通州区政府嘉奖、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训站优秀学员,通州区语文优课评比一、二等奖,南通市语文优课评比二等奖,区乡村骨干教师优课评比一等奖,南通市乡村骨干教师优秀课大赛一等奖,校十佳教师,区优秀高三教师等荣誉,并参与省级、市级课题并担任核心成员,省级期刊发表论文若干,指导学生参加作文竞赛获奖若干,担任省平中自媒体中心负责人,在工作中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静待一朵花开
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是“润物细无声”生命潜移默化的过程。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从“生命关怀”的意义出发,慢慢走欣赏啊,静候花开,真正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
从教十一年,时间虽不长,但我却在教育教学中收获自己独特的心灵体验。所谓教学相长,我们在教学中陪伴孩子一起成长,一起耕耘,更会一起收获。任教以来,教过文科与理科,教过强化班和艺术班,曾戏言教过任何一个文理组合的语文。人生应当这是这样的充满挑战,又充满乐趣。
“日常漫步的闲暇时光总是充满了饶有趣味的沉思,可惜我没有一一记下”,如此的感慨,何尝不是我们教育者写下每一篇“教育笔记”的初衷。彷徨无措的卢梭,反思自己的过失,鞭笞自己的脆弱,拷问自己的良心,而作为教育者,我们在篇篇教育教学笔记中进行自我思索,对最初的教学设想与设计进行修缮,这是一种将教学过程、教育人生看得更为透彻的过程。一篇篇教学反思中有着我们的教学理念与人生理想。
2019年8月,学校课务安排我接手了高三2班,这一个由43个学生组成的班集体,但男生却高达35人,语文几乎长年处于全区落后的位置。初看到课务分工表,我内心是不解的,刚刚毕业的2018届高三5班的高考语文成绩是十分优异的,自我感觉高三这一年的教学业绩也算突出,为何新的学期,学校会做这样的课务安排,为何让我茫然的接手一个语文学科“积贫积弱”的班级?但出自于党员服从组织安排的想法,既然已经无法改变课务安排,只能做好自我心理建设:经历八十一难,方得七十二变。只有自己变强大,抱着一颗初心,才能遇到什么样的班级都得心应手。
虽说有了心理准备,但也感觉亚里山大。当我第一天走进教室,看到43个孩子们的眼神,忽然觉得如果不考虑成绩,不考虑功利的东西,每个孩子都是那么单纯的,可爱的,从他们的眼神里看得到对于一个新老师的好奇与期待。班长给我一份表格,里面详细的记录着中考、高一、高二学生的考试分数,我拿在手里对学生说:“我是一个不喜欢翻旧账的人,过去无论你成绩好差,都翻篇了。我只希望在高三最后的300天,我们能够从头再来,齐头并进,每天进步一点点。”
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这个班很多男生在学习习惯和态度上存在很多问题,他们并不会很鲜明的叛逆、不合作,相反他们课堂上不会有任何跟你教学无关的举动,但学习语文的热情却很低迷。老师讲课的时候,有的发呆有的走神,有的就如同老僧入定,当然也有打瞌睡的。我在花名册上一一记下,在两周内将班级孩子的每一张面庞与姓名、以往成绩一一对号入座。教学工作也更加的细化,每一步我都会提醒:“现在拿出课堂记录本,把这道题目的答案步骤记下来!”“拿出红笔,从原文里画出关键语句。”“某某,来复述一下我刚刚讲的内容”……每一节课,尽量的把不在全身心投入课堂的学生都cue到。课后,学生也会问我要QQ,平时有学习和生活中的疑惑也会和我讲,也有同学把我拉入了他们的班级群,我想这是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善意,愿意去接纳一个新老师的心意。
时间过得很快,120天的相处就这样过去了。2班的课堂气氛有了很大的提升,两次测验,也从倒数第一进步了一两个名次,虽然还是不理想,但表明班级的学习语文的氛围确实在改变。每周我都会在班级语文群中与家长互动,分享本周学生们的整体情况已经个别学生的问题所在。在最近学校组织的高三默写比赛中,2班居然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学们还开心,我也深受鼓舞。每一个孩子都是百花园中含苞待放的花朵,我们或许应该给他们多一点阳光、雨露,更多的关心呵护。
国庆前期,学校组织了教职工运动会,我参加了接力赛,当2班的学生在赛道旁边高喊着“秋姐,加油!”,赛后给我送来矿泉水的时候,我立马感受到了2班学生在相处的日子里,对我释放出来的善意。对于一个教育者来说,能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也是一件极其幸福的事情。而我也愿意和2班的孩子们一起,每天努力多一点,每天进步多一点。
每一次回顾自我的课堂,回顾每一节课的得失,每一学期的经验与教训,都是一种幸福的漫步与遐想,我们可以成长为一个思考课堂、知识、人生的教育者。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穆罕默德的话:“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在课堂之中,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在课堂之上进行“思想漫步”,课堂以一种动态生成,激发学生热烈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正如同卢梭所言:“所有的心灵都喜悦满足,看到众人都幸福是唯一能够让我心中触发永恒情感的场景,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出一份力的热切愿望也是我始终不渝的激情所在。”作为一个教育者,应当是有情怀的,有思想的,“始终公正、不偏不倚,始终善良”,做一个尊重学生,心中有学生,具有独立人格和思想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