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文章转发到班级群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三自”办学特色
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三自”办学特色的形成,是基于学校深厚的历史与文化积淀,在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以及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对教育本质的认识,逐步积累、不断完善,经历一个长期的艰苦卓绝的追求过程。新世纪以来,学校坚持践行“情理相生,自主发展”的校风,并把“自主”奉为学校教育的信条和价值取向。学校一直深刻反思“被动式、灌输式、填鸭式”教育现象,围绕着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要求,不断吸纳“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自我实现”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自我教育理论等自主教育理论,在“自主”的载体、方式上找到了更科学、更先进的旗帜——“三自”理论。实践过程中,学校通过宏观理念、中观过程、微观环境三个系统的打造,实现物质、制度、行为、思想四个层面文化的整体品位提升,逐渐形成了以“自主管理”、“自主探究”、“自主生长”为内容的“三自”特色,完成学校自主文化品位“特色化”的进程。
一、践行“自主管理”
学校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精细的系统工程,与物质生产领域管理最大的区别在于更加注重功能的“完整性”和“人文性”。因此,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应是从他者管理、制度管理走向生命自觉,其通道就是搭建师生自主管理的舞台,建设“自主”管理文化。
实行教师自主管理。在项目管理理念的指引下,学校形成了校长室领导下的年级部教师自主管理网络模式,分别是年级管理制、处室服务制、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双轨制。并依托“导护记载”、“值日通报”等制度自主高效地管理学校。年级管理制就是放手让年级部主任全权负责落实日常教育教学和师生的管理工作。各年级都制定了日常的检查制度,本年级老师、学生都是管理的主人。而领导们在完成行政工作以后,就成为一名出色的战斗员,和教师们一起接受年级组的领导,参加备课组活动,不折不扣完成教学六认真工作,校长室成员身先士卒,校长羌建中、副校长冯建兵、朱学锋等不仅课上得好,而且教学质量领先,带动了教师的工作热情。处室服务制就是各处室要将本条线上的工作任务分解到年级部并具体指导检查落实到位,达成处室为“线”,年级部为“块”,“线”动“块”动,形成相互理解、彼此尊重、互相配合、密切协作的良好关系。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双轨制就是借鉴中层干部竞争上岗的制度,民主选举骨干教师作为学科教研组长、年级备课组长,带动全体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工会负责教职工日常行为监督管理,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学校风清气正,团结和谐,逐步形成了一支敬业尽责、团结进取、勇于担当的优秀教师群体。学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教育科技系统模范职工之家”、“南通市教育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南通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
推行学生自我管理。在平潮高中“自善达人”的优良校风的引领下,学校组建了一支出色的学生文明监督岗队伍,由学生自己监督管理,配合教师的导护,指正不文明的行为,保障全校学生各项日常行为规范得到实施。监督岗的成员,都是由各班推荐出的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经过政教处、团委会的考察、录用,根据日常管理的需要,组成各路文明监督岗,分别对全校的学生纪律、安保、卫生、活动、学习、就膳、就寝等方面进行监督管理。各路岗员每天都按照管理要求,对全校各班级的纪律、卫生、活动等情况进行量化评分,记录在册,逐月统计,成为期末评定优秀班级的依据之一。学生文明监督岗的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各班级的自我管理,也增强了每个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意识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学生文明监督岗的成员,在对他人实施管理、监督的过程中,也有了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认真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调控、自我提高,热情为同学服务,在同学中有很高威信,有不少岗员成为建党对象,有的发展为预备党员。总之,实行学生自我管理,收到了比单纯由教师正面教育要好得多的德育效果。为此,学校成立了“中学生自我管理”课题组,开展了南通市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中学生自我管理研究”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经过十多年的实践,积累了经验,成了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特色。《南通日报》曾以《这学校门外如此干净》为题报道了学生自我管理成果。从自习课到夜自修,从食堂就餐到宿舍管理,从文明监督岗到校园志愿者服务队,从学校到社会,从个体独处到群体生活……学生的一举手、一投足,不仅创设了一个广泛而真实的自我教育的空间,而且渐渐形成了严于律己、自善达人的优秀品质。
近年来,学校涌现了一大批省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每年均有多名学生成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2015年暑期,平潮高中余燕同学不幸遭遇重大车祸后,学生们自发组织、积极筹款的壮举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并被通城多家媒体争先报道。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健康促进金奖学校”、“ 江苏省第二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红十字示范学校”称号及“博爱在南通,人道万人捐”突出贡献奖等。
二、倡导“自主探究”
师傅领进门,学艺在自身。古今中外,几乎没有一个学有所成的专家、学者,不是在老师或师傅的引领下,再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潜心钻研,才获得成功。师傅本领再高,徒弟不肯苦学,必然一无所获。这就是辩证法的规律,外因不过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才是变化的根本。
自主探究教法教情。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校语文教师学习上海著名的特级教师钱梦龙提出的“三主”教学法: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我们认为,这“三主”思想不光适用于语文教学,各科教学都是如此,所有教师都要确立学生为学习主体的理念,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去学,刻苦探究,并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就一定能收到好的效果。因此,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法,还要研究学法,不断优化学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在探究中不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能力。指导思想明确了,老师们自然就要积极改进思路,改革教法,开设了多项科研课题,譬如我校教师承担的教育部重点课题的子课题“初高中学生学法差异及衔接指导”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同学们也就要改变学法,再不是等老师给结论,而是要自己去探究结论,不仅要知道结论是什么,还要知道这结论是怎么来的,他们得到的不再是几条“鱼”,而是一套“捕鱼”的方法,这是终身受用的本领。多年来,我们的生源素质并不是最好的,但我们的高考成绩却始终在全区名列前茅,在各科竞赛中也屡屡获得佳绩,杀出“黑马”,这与我们在教学上注重引导师生自主探究的做法是分不开的。
自主探索学法学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最佳效果,更显现在兴趣小组的活动中。因为自己对此感兴趣,就不怕麻烦,不怕吃苦,努力探究,终得真谛。譬如书法小组的同学,为了提高书艺,主动请书法家指导,不分寒暑,日日挥毫,不仅不觉其苦,反而乐在其中,乐此不疲,书法水平自然提高很快。再譬如航模车模兴趣小组的同学,这并非课程规定所学,但他们对此特别感兴趣,就买了大量相关书籍来读,不懂的主动向老师求教;买了材料自己动手来做,一次不成,再来一次,反反复复,不以为苦,不觉得累,终于获得成功。我校学生参加全国、省市金钥匙科技知识竞赛、航模车模等各类比赛屡屡获奖,且获奖人数年年递增,获奖档次不断提高。我校学生参赛队曾两度代表南通市出席江苏省“金钥匙”科技竞赛,荣获团体二等奖,学生赵永安、陈昊获个人特等奖;在由国家体育总局主办,教育部、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和全国妇联联合举办的“第九届‘奥迪杯’全国四驱车模总决赛”中,我校薛祥、徐一等同学代表江苏队参赛,获得了中学组团体亚军。学校在参加全国中小学“金钥匙”科技竞赛活动中多次获得先进学校称号。
自主研发校本课程。学校鼓励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对不同版本的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倡导对教材进行“再开发”,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思教材”、“编教材”扩展。近几年来,学校先后开发了《中华古代诗词》、《数学竞赛辅导》、《物理校本课程》、《趣味生物探秘》、《毛泽东诗词选读》、《爱我平中——平中校史简介》、《盆景制作、养护和欣赏》等60种校本教材。学校结合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素养,开设了学生生涯发展辅导基地,为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准备了充足的软硬件环境。心理组魏军老师还专门开设了《高中生涯规划辅导》专题课程,对我校的实践探索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提炼和总结。我校还与中学学科网等网站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促进课程开发增添了全新渠道。学校组建了合唱团、话剧社、文学社、体育运动队及电脑、书法、美术、演唱、舞蹈、器乐、诗歌朗诵、围棋等兴趣小组,每个团组的活动都有具体的安排,定期开展活动。2015年11月,平潮高中钱晓慧参加全国“长江钢琴”第七届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展示,荣获中学组全能一等奖、器乐单项一等奖。在南通市通州区第六届中小学生校园艺术节活动中,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参演的《五月的鲜花》、《南屏晚钟》获声乐类表演一等奖,《王大头奇遇记》获喜剧类二等奖,陆勉同学获书法类一等奖。与洋口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南通乒乓球训练学校、江海电容器厂、蛟龙重工、平潮敬老院、平潮小学等单位合作共建了革命传统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教育的基地,根据节日和计划安排各种教育活动,突出人文内涵,发挥育人功能,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制纪律观念。将校本教材的外延无限放大,让学生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三、立足“自主生长”
得益于深厚的自主文化土壤,平潮高级中学结出了累累硕果,滋养了一代代学子。我们始终立足“自主生长”的角度,促进师生生命体育的自主成长,促进生态课堂的自由生长,为广大师生、学校、社会的自由、和谐、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广阔平台和文化因子。
生命体育自主成长。毛泽东同志在向青年同志们提出“三好”要求时,把“身体好”摆在第一位。我们不仅经常宣传健身的重要性,介绍健身知识,还坚持按照课程标准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坚持广泛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阳光体育活动,让学生建立起牢固的健身意识,自觉参加健身活动,促进生命体育的自主生长。学校除了雷打不动的“两操一课一活动”(指广播操、眼保健操、体育课和体育活动)之外,还根据不同季节与不同学生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和单项比赛。学校群众体育活动生动活泼,校运会一年一届,达标运动会一年一次,班际比赛月月都有,球类比赛周周不断。由于加强体育工作,提倡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学校涌现出一批体育特长生。在通州区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曾获得“六连冠”。不仅如此,学校先后获得了省、市贯彻双《条例》先进单位、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等称号。
“在体育中健身,在体育中凝聚,在体育中兴校”,已成为平中人的共识,这与我们加强广播操的教学与训练工作分不开的。我们认为,在学校各项体育活动中,广播操是最具有群众性的一项,人人都可以参加,人人都必须参加。我们以此为突破口,狠抓广播操的教学与训练,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在南通市教育局组织的两届中学生广播体操比赛中,我校均获得第一名,被誉为真正的“南通第一操”。省内外许多教育参观团来校参观学习,都指定要观摩我们的广播操。光是那几千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直角转弯,跑着一致的步伐,伴着有力的呼喊,井然有序地进场,就震撼了来宾。再看做操时,在红绿相间的塑胶操场上,横、竖、斜看,都是整齐划一的队形,加上白蓝色调的校服,配合着优美动感的旋律,个个青春焕发的神情,真让来宾们赏心悦目,赞叹不已。广东省南海市九江中学何校长感慨地说:“对平潮高级中学早有所闻,不过百闻不如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我们走南访北却没有见过这样高质量的广播操,确实不愧是‘南通第一操’。”高质量的学生广播操,不仅让学生在健身中展现生命的美好与自由活力,更体现映了学校的特色文化与智慧。
生命体育运动蓬勃开展,自觉健身锻炼蔚然成风。学校先后获得了田径、球类、操类等各项竞赛荣誉,如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省市贯彻双《条例》先进单位等。2015年,在江苏省第十三届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女团冠军。在全国中学生乒乓球比赛中,我校首次参赛就有两名队员进入前六名,王艺涵、徐思雨同学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2016年,在江苏省第十四届中学生乒乓球锦标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女团亚军,混双第四,靳淑丹、王全亮同学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今年我校成功入选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并在组队时间短、训练条件相对劣势的情况下,勇夺南通市中学女子足球比赛一等奖。另外田径队、毽球队、篮球队都在区级比赛中获奖。2015年12月,学校获得由教育部认可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称号。
生长课堂自由生长。一般来说,学生的学校生活80%以上的时间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教学的改革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学校深化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多年的历练,“臻善课堂”业已成为我校深化教学改革,提高课堂质效,强化小组合作,打造课堂亮点的突出品牌。2015年12月30日,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联合举办“臻善课堂”下的“合作学习”教学开放日活动,充分展示了学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课堂生长的实际成果。通过课堂展示、交流探讨,向来宾展示了我校基于新课程改革的“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赢得了教研人员的肯定,博得了兄弟学校和广大家长的赞誉,为学校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展现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每年一届的“臻善课堂”教学活动业已成为学校生长课堂的一大亮点,学生自学、合作研学、教师导学的“学研导”课堂教学模式吸引了众多名校的激情参与。名校名师与本校教师同课异构,“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和而不同”,切磋教学技艺,在质疑中探究,在对话中交流,不同的教学思想、教学智慧在课堂里碰撞……每一节精心设计的课都充分展示出不同区域的名师们对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解,彰显出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对学生自主发展的关注,更凸显出生长课堂自由、激情、民主的特点。“臻善课堂”活动不仅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智慧,促进了较大区域内教师的教学研究,也在一定程度上悄然变革着我校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参与进课堂的每一个人、每一件教具、每一种氛围……都在或动或静、时急时缓的思维碰撞中孕育课堂的自由建构和自主生长。
“课堂是一种生长”,是生生、师生、师师本着共同的价值取向、共同的学研方式,在共同的人际场域,组成的学习共同体。“生长”是指生命力在原有基础上逐渐强大;“生长”是一个缓慢变化、不断发展的过程;“生长”有自己独特的姿态和方式。课堂,应该是人的生命成长的场所,优秀的课堂应该温馨如诗,浪漫似画。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吸收着知识的甘露,还应沐浴人性的光辉,感受民族与世界文化的灿烂;不仅应该有孩子们成长必须汲取的各种知识营养,还应该有人的成长过程中的精神与情感的成长,应该有生命的张扬与智慧的激荡。在第31届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平潮中学高三(2)班李正辉同学获得银牌,填补了通州区历史上十多年无人获此奖项的空白。这无不得益于生长课堂中智慧的碰撞与自主合作意识的薄发。通过“臻善课堂”活动,我们更明白“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我们更深刻体会到,“孩子成长的大部分事情,都可以依靠孩子自己来做”;我们更懂得,“课堂,不仅仅是呈现‘鲜花’,还应该有‘花开的声音’,课堂上最美的应该是学生生命‘拔节’的声音”。
近年来,“自主文化”在平潮高级中学的教育沃土上绽放出蓬勃生机,砥砺着莘莘学子的人格品质。学校先后获“全国生命教育示范学校”、“全国教育教研先进单位”、“全国中小学金钥匙科技竞赛先进学校”、“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学校”、“ 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